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照片集


期末影片發表

澎湖潮間帶生態系的特色


潮間帶的生物他們是一群追隨潮水的生物,在潮來潮往之間,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茲將澎湖潮間帶區分為六大類分述如下:

(1)潮上帶 本區除了飛濺的海浪可到達之外,是個極乾燥地帶,對海洋生物而言,環境相當惡劣。雖然生物種類不多,比較能適應陸上的生活環境,可以不必經常回到海裡,但在生殖產卵季節時仍需在海水中進行,如海蟑螂及望安鄉的凶狠圓軸蟹。

(2)潮池 退潮後,在低潮線以上積水的小池稱為「潮池」。其面積有大有小、深淺不一,惟有愈接近潮下帶的潮池,裡面的生物也就愈豐富。潮池的生物必須忍受每日溫度和含氧量巨大的變化,甚至日曬所造成的高鹽度,或降雨過多所引起的低鹽度。本區除了許多只分佈亞潮帶的藻類、海膽、海參、稚魚及蝦虎魚之外,偶爾可見一些活體珊瑚或海葵等,大多數生物都隨著潮池愈大愈有機會生存在裡面。

(3)沙泥灘 沙泥岸的環境對許多種生物是相當不容易生存的場所,強力的波浪和陽光的熱力讓生物無法久留於地表,所以棲息於此的生物都具有挖掘的能力,或深埋在沙泥裡待潮水來臨時再出洞口覓食。居住本區的生物如二枚貝(文蛤)、海筆(淺海性海筆,台灣僅澎湖岐頭灣及觀音亭西側海域有發現記錄)、飛白楓海星、槍蝦以及招潮蟹等。

(4)礫石灘 本區底質係由玄武岩礫石堆或卵石塊或珊瑚碎枝殘駭所形成,每一顆石頭都是可以被海浪翻動,因此除了藻類之外,大多數生物都躲藏在石頭底下,其中不乏是夜行性的蝦蟹以及貝類,尤其是許多數量豐富的螺類棲息繁衍的場所。本區以珠螺、岩螺、寶螺和二枚貝等產量最多。

(5)礁岩岸 礁岩岸係由堅硬穩定的底質所構成之海岸,因其表面崎嶇複雜,生物體必需具備強的附著本領,以防被強浪沖走,因此大型生物種類最為豐富;以藻類、甲殼類動物以及底棲性貝類較為常見。

(6)珊瑚淺坪 淺海的珊瑚是澎湖海域最重要的生物資源,尤其以造礁的石珊瑚種類居多,軟珊瑚較少。退潮後最常見的有軸孔珊瑚、表孔珊瑚、雀屏珊瑚、盤珊瑚及菊珊瑚等,由這些石珊瑚所構成的珊瑚淺坪是提供了魚蝦貝類等眾多生物的棲息場所。

潮間帶的特性

潮間帶的特性

  潮水漲退潮之間的區域稱為『潮間帶』。潮間帶是我們地球上海陸交界的地帶,受潮汐的影響,每天會有兩次被海水淹沒,也有兩次會暴露在空氣中。因此,生活在海邊潮間帶的各種生物,必須具備有一些特殊的本領,才能適應這種海陸劇變的環境,在這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1)潮汐 在某一定時間內海平面呈周期性可預測之漲落潮謂之潮汐。此為影響潮間帶生物最重要的因素。造成潮汐的原因相當複雜,包括太陽及月亮的引力,地球的地心引力或動力與地球自轉離心力的向量合力所造成,再加上各地海底地形及風力之不同而略有差異。
潮汐對海洋生物最大的影響主要看退潮後生物暴露於空氣的時間長短,及當時氣溫的高低,或為一天的中午或半夜,此二因素不但可決定生物是否會脫水乾燥而死,也決定其生物可在水中攝食的時間長短。

  一般而言,潮汐長有規律性,故許多沿岸生物在生理、生殖行為上均有節律性的現象。

  (2)溫度 大洋之中的水溫相當穩定,而潮間帶地區水溫變化則十分據列,且常超過生物高溫容忍的範圍,有時雖不立即致死,但會使其體質變弱,更易受到其他因子二次傷害。

  (3)波浪 影響海洋生物分為兩方面,一為機械式的衝擊或沖刷力,可剝離或沖走許多固生或棲身在潮間帶之生物,在沙石海岸甚至可改變其地形與生物分佈;其次為波浪可延伸潮間帶的範圍,使潮間帶之生物可分佈至更上緣碎波可及之處以及增加溶氧。

(4)鹽度 鹽度變化對生物的影響來自兩方面,一為低潮時下大雨,使潮間帶特別是潮池之海水遽降,其次為低潮時晝間水份蒸發快而使潮池中之海水鹽度劇增。

澎湖潮間帶常見的生物

  澎湖潮間帶即寬且廣,水淺而平,大部分為粗粒砂質沉積物、貝類珊瑚 殘骸和礫石堆積,潮下帶由岩石及珊瑚礁所構成,底質呈多樣性,因此孕育 非常豐富的底棲生物,其中包括藻類、珊瑚類、甲殼類、貝類、棘皮動物類和魚類等等。

  藻類一般大型海藻簡稱為海藻,包括藍綠藻、綠藻、褐藻和紅藻等四大藻類。目前台灣有記錄的海藻約有 600種,澎湖群島約有 100種。
海藻含有葉綠素a ,能行光合作用,除了能產生有機質和氧氣之外,大型海藻可成為其他海洋生物的棲地和庇護所,對於漁業資源的保育有很大的貢獻,同時也可做為食物,如紫菜、青海菜、石花菜…等。

  珊瑚類屬於腔腸動物,澎湖海域已知的珊瑚種類約 120種,大多數生長在亞潮帶,而且群聚十分茂盛;少數生長在潮間帶的珊瑚淺坪則以分枝形的軸孔珊瑚、疣微孔珊瑚、團塊形的鐘形微孔珊瑚、柱形管孔珊瑚、菊珊瑚、角菊珊瑚和腦紋珊瑚等為較常見。

  甲殼類包括蝦、蟹、寄居蟹、藤壺、蝦姑以及海蟑螂等,目前在澎湖已記錄約 110種,在潮間帶最常見種以槍蝦、沙蟹、扇蟹、梭子蟹和方蟹類別為主。

  貝類是軟體動物的通稱,目前在澎湖海域約有 686種,其中生活在潮間帶常見的類別有笠螺、青螺、鐘螺、岩螺、寶螺、芋螺、章魚、牡蠣、簾蛤、魁蛤等;也不乏經濟性食用貝類,惟數十年來大量採捕後,目前種類數量已急遽減少,不復往日多見,急待多方保育。

  棘皮動物類包括海膽、海參、海星、海百合和陽燧足等種類,目前澎湖海域記錄到約45種。在潮間帶常見種有黃疣海參、蕩皮參、黑海參、飛白楓海星、黑櫛蛇尾(陽燧足)、梅氏長海膽等,至於最具經濟價值的馬糞海膽已極為少見。

  魚類在澎湖已記錄到超過一千種以上,但是在潮間帶生活的種類極少,大都留在潮池裡,由於潮池有大有小,實在難以區別真正歸屬潮間帶種類;一般以體型較小的蝦虎魚較為常見,至於大型魚類都是留在潮池裡或石滬或人造的石墩裡。

澎湖潮間帶

澎湖潮間帶的概述


  潮間帶指大潮平均高潮位至大潮平均低潮位間的區域。在潮間帶環境中,許多物理、化學因子的作用都同時發生,每個生物體皆被其他動、植物所包圍,彼此互相影響。潮間帶各個組成份子互相協調的結果,即產生生物群聚現象。所謂生物群聚(Biotic community),就是指生態系內生命的組合,亦即各種族群聚集生於某一特定區域或棲所內。相鄰的生物群聚有時界限分明,有時卻逐漸混合一起。一個生物群聚形成後,其所持續之時間長短不同;整個生物群聚的消滅多由地震、火山爆發等意外災難所致,群聚內部則因應自然環境的變動或組成份子的消長,而呈有規律或無規律的變化.。

  潮間帶是在潮汐大潮期的絕對高潮和絕對低潮間露出的海岸。海水漲潮到最高位(高潮線)和退潮時退至最低位(低潮線)之間,會曝露在空氣中的海岸部分。漲潮時,潮間帶被水淹沒;退潮時,潮間帶露出水面。潮間帶就是介於高潮線和低潮線之間的區域。潮間帶的幅度、隨潮差的大小、地區及坡度而異,潮間帶可以緩衝海浪直接衝擊陸地的力量,如果潮間帶太窄太小,大浪將對陸地造成大破壞。潮間帶也是我們親近海洋時,最先接觸的地方。海邊豐富的生物,也是自然教育最佳教室。但是,它也是最容易受到人類破壞的地方,海邊廢土及垃圾的傾倒,污水、廢水污染,都讓潮間帶生物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

北寮奎壁山

北寮奎壁山


  近年來北寮奎壁山踏浪成為湖西繼隘門沙灘後知名度最高的旅遊景點。奎壁山地名的由來:當你從海上遠眺北寮海岸時,發現山壁走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巨龜,因此先民稱此地為「龜壁山」,後經行政區劃分取諧音定名為奎壁山。北寮奎壁的「奎壁聯輝」是澎湖八景之一:以前只要月圓的晚上,奎壁山以東海面上布滿小島與漁火,加以月色映照,美景宛如天上繁星閃爍,故有奎壁聯輝的雅稱。然而現在海上布滿漁火的美景已不可得,奎壁山主要吸引遊客的是踏浪步道。

  奎壁山海域有兩條步道分別通達赤嶼(可欣賞火山岩脈、火山口、橄欖石玄武岩、海蝕溝等)、左方步道銜接蕃沙仔尾,退潮時三處構成終年不涸的潮間潭(『大潭窟』,這些海域都是北寮村民活動的區域,其中遊客比較知道的是赤嶼踏浪)。
赤嶼至奎壁山海岸的潮間帶在漲潮時整片淹沒水中,退潮後會裸露出一條S型的玄武岩步道,步道兩側地勢比較低仍會有積水,步道蜿蜒至赤嶼,站在岸邊觀賞彷彿是摩西出埃及所劈開的紅海步道,光看這景致就十分迷人。

  每日乾潮前後一個小時適合前往奎壁山海域踏浪,沿著玄武岩步道步行至離海岸300公尺遠的赤嶼。

  奎壁山近海有大小雞善嶼錠鉤嶼等小島陪襯,面朝東北,是觀賞日出的理想地點,夏日可於5時天亮以前來到奎壁山等待日出盛景,若剛好遇到退潮,則可登赤嶼欣賞日出。
月圓之夜可至奎壁山海域欣賞海上諸島與漁火在月色下點綴的澎湖東海夜色,或許可以揣摩出「奎壁聯輝」這澎湖古八景的韻味。